什麼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類型

什麼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類型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認識至少一個人,我可以將其定義為完美主義者:一個不斷致力於學習或運動的朋友,一個似乎以工作為生存理由的同事……完美主義幾乎可以在生活的任何領域表達出來。

同樣,我們不僅在學習或工作領域發現完美主義,而且在利用空閒時間、照顧自己的健康或自己的外表、道德或尊重規則方面也發現完美主義。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這個主題,共同發現不同類型的完美主義。

什麼是完美主義

心理學中的完美主義是什麼?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特質,通常被理解為拒絕任何不完美的傾向。

完美主義的定義往往與完美主義的哲學概念相混淆,完美主義的道德價值被認為是實現精神、心理、身體和物質生活最佳質量的意願。從這個意義上說,完美主義者不相信可以實現完美的生活,而是堅持完美主義實踐可以帶來最好的生活。

然而,在心理學中,完美主義通常被認為是強迫性人格障礙的症狀。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可以更具體地歸因於那些行為標準不合理且遠遠超出其可能性的人,以及那些不斷地、執著地努力實現不可能的目標的人。同樣,今天已經提出的理論將病態完美主義的起源視為精神障礙的一組決定因素。

另一方面,完美主義沒有單一類型,因為在每個人和環境中,它都會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下面我們將了解完美主義的類型以及如何區分它們:

以自我為導向的完美主義

當一個人自我強加與無法接受自己的錯誤相關的過於嚴格的標準時,完美主義可能是自我導向的(或自我導向的)。在發生特別負面的事件的情況下,這種態度也會導致抑鬱問題。

這種完美主義者的特點是:

  • 個人標準無法達到,自我強加的結果。
  • 對自己過於嚴厲的傾向。
  • 強烈的挫敗感,這可能導致抑鬱。

以他人為導向的完美主義

當一個人要求他人完全適應他或她自己的行為標準時,就會出現以他人為導向的完美主義。具有這種完美主義的人經常會經歷強烈的憤怒、攻擊性以及隨之而來的人際關係困難:

  • 假裝別人完全適應了他們自己的完美主義標準。
  • 無法將任務委派給其他人。
  • 難以控制自己對他人的攻擊性和相關問題。

社會強加的完美主義

我們談論社會強加的完美主義,當完美主義者錯誤地認為別人可能對他有誇大的期望時。此外,具有這種完美主義的人認為,滿足這些期望是獲得他們認可的唯一途徑。

這種態度會導致極度煩躁、抑鬱和社交恐懼症,因為害怕被他人評判。社會強加的完美主義的其他後果是:

  • 對外部強加的績效標準的看法。
  • 覺得別人的期望過高,需要滿足他們才能獲得認可。
  • 對那些要求苛刻的人極度煩躁。
  • 由於無法達到期望而出現抑鬱和社交恐懼症的傾向。

病態的完美主義

病態完美主義與功能性完美主義的區別在於以下特徵:

  • 對行為的期望和標準過高且不切實際。
  • 投入大量精力來實現它們。
  • 期望如此不合理,以至於它們常常危及個人表現。
  • 將錯誤解釋為失敗的指標。
  • 基於全有或全無思維的嚴格自我評估。
  • 不信任自己的能力。
  • 過於重視他人的期望。
  • 害怕評判。

很明顯,一個人的信念越僵化、越難質疑,他或她製造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許多情況下,病態的完美主義可能是心理障礙的基礎,例如社交或廣泛性焦慮、抑鬱症、憤怒和攻擊性經歷、睡眠障礙、人際關係困難、強迫症、強迫症和功能失調的飲食行為等。

同樣,這種完美主義可以被認為是一種人格特質,可以在檢測人格障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強迫性人格障礙中,與害怕犯錯和被負面評判有關的完美主義特徵非常突出。然而,患有其他人格障礙(例如自戀障礙)的患者也可能表現出非常高的完美主義。

嚴格教育的完美主義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在自己內心都會發展出一個“部分”,其中包含道德和行為標準、關於自己、關於他人的規則,以及關於他/她應該或不應該如何展示自己的信念。在心理學上,這部分被稱為「內化的成年人」,由父母和其他參考人物的例子形成,例如學校老師、體育教練等。

在一生中,內化的成年人有助於指導我們的行為,並在我們不遵守這些規則時讓我們感到內疚或不足。如果我們的一個或多個參考數字是根據高、嚴厲或嚴格的標準行事的,那麼我們內化的成年人可能持有相同的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完美主義只是在家庭環境中學到的規則的重複,可以總結如下:“我必須完美,因為這些是我父母的規則。

完美主義是對不足感的反應

完美主義並不總是來自於學習高標準。有時,這是對不足感的反應,因此,這是一種補救方法。我們感到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接受過批判性教育,或者一個或多個參考人物對我們過度關心,阻礙了技能和自主權的發展。

在某些情況下,對不足的感知也可能取決於學齡教師的系統性過度批評治療。無論我們出於什麼原因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我們都可能會嘗試補救它。典型的策略之一,儘管功能失調,但就是發展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是對情感剝奪的反應

這種完美主義與一個或多個參考人物的情感剝奪有關。我們將「情感剝奪」理解為缺乏關注(感情和陪伴)、同理心(傾聽、理解和親密)或保護(指導、限制和專制建議)。

情感剝奪會產生不被愛和保護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不足的情況一樣,可以通過完美主義來補救。從這個意義上說,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可能是一種嘗試,試圖恢復那些沒有給予我們的愛的人的愛(“如果我是完美的,我就會被愛”)或消除這種需求(“如果我是完美的,我將不再需要任何人”)。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

心理術

心理術網站於 2016 年作為心理學學生的學習材料集合開始,由兩名心理學學生創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工具和學術支援,擁有超過 5000 個訂閱者、1,000 多篇文章,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心理資訊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