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對大腦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大麻對大腦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大麻是從大麻的雌性花序和乾葉中提取的精神活性物質,看起來與煙草非常相似,呈綠色或褐色。儘管有許多關於大麻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往往相互矛盾,或者規模不足以得出明確的結論,但至少其中一些可能的影響已經得出了普遍接受的結論。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向您展示大麻對大腦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大麻對大腦的影響

大麻的神經和精神影響到大麻素受體主要分佈的大腦區域,其與大麻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會改變與這些受體相關的神經遞質系統的功能。

這些大麻素受體很豐富,可以在大腦的各個部位找到。

  • 基底神經節:與運動控制和小腦有關,小腦協調身體的運動。
  • 海馬體:與學習、記憶和壓力控制功能有關。
  • 大腦皮層:它與高級認知功能有關。
  • 伏隔核:被認為是大腦的快樂中心。
  • 下丘腦:大麻素受體存在大量的另一個區域。除其他外,下丘腦負責調節飽腹感。
  • 杏仁核:與情緒和恐懼有關。
  • 脊髓:與周圍感覺(如疼痛)相關。
  • 腦幹:與睡眠、性喚起和運動控制有關。
  • 孤立束核:與噁心和嘔吐等內臟感覺有關。

如果你過量吸食大麻會怎樣?

大麻會導致對時間、空間的感知和對身體的感知出現更明顯的扭曲,認知領域的惡化,人格解體和現實解體,特別是如果這個人偶爾使用或被高劑量食用。

根據劑量的不同,大麻素可以暫時抑制神經信號通過基底神經節和小腦的傳遞。在低劑量下,大麻素似乎會刺激身體運動,然而,高劑量似乎會抑制它,通常表現為姿勢穩定性和手部硬度降低,以執行需要特別注意的任務和動作。

大麻對大腦的積極影響

有時,大麻會對大腦產生一些主觀影響,例如增加對食物、音樂和娛樂活動的味道和香氣的欣賞,以及提高自我分析和自我意識,並提供輕微的幸福感或欣快感或緩解緊張感。

由於內源性大麻素系統在人體調節中的核心地位,研究人員目前正專注於大麻的治療潛力。大麻的醫療用途包括:

  • 涉及與對常規療法耐葯的疼痛相關的痙攣性疾病的疼痛消除或鎮痛,例如多發性硬化症或脊髓損傷。
  • 慢性疼痛的鎮痛,尤其是神經源性疼痛。
  • 化療、放療和 HIV 療法中的傳統療法無法達到的抗噁心效果。
  • 刺激食慾的效果,這是傳統療法無法達到的,以及對癌症或愛滋病、厭食症或神經性厭食症和對常規療法耐葯的青光眼患者的身體惡化和食慾不振的作用。
  • 當傳統療法無法實現時,減少身體和面部的不自主運動,例如抽動穢語綜合征。

大麻對大腦的負面影響

大麻的負面影響是什麼?使用大麻可能導致的心理和神經副作用包括:

  • 焦慮和恐慌。
  • 明顯的精神病性崩潰或更常見的偏執思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想法往往會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解決。
  • 注意力和思維組織能力下降,記憶困難。
  • 反射能力和準備能力下降,這可能會干擾駕駛等活動。
  • 姿勢穩定性下降。
  • 在執行需要特別注意的任務和動作時手的硬度降低。
  • 鎮靜。

不太常見的是,由於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出現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噁心。由於一些州將大麻合法化用於娛樂用途,這種影響在美國媒體上得到了高度宣傳。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如何影響大麻的影響

應該注意的是,效果受個人敏感性、物質的先前使用和攝入量的影響。因此,大麻最獨特的的效果之一與使用它的受試者的可暗示性有關,尤其是在偶爾吸煙者或第一次體驗(設置和設置)的情況下。

因此,在出現負面癥狀時,食用大麻的人的心理狀態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基於此,效果可以被放大,導致副作用,例如暗示、焦慮、軀體化或放大身體影響,從而引起用戶的擔憂。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如果您空腹,這是第一次體驗,或者您服用了非常高的劑量或與其他物質(如酒精)結合使用,大麻會引起嘔吐和高出汗,這些影響通常會在短時間內消失,通常在 2 到 3 分鐘之間。在下面的文章中,您將發現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大腦會從大麻的影響中恢復過來嗎?

儘管大麻對身體的長期副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許多神經影像學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使用大麻會影響大腦某些區域的結構和功能。通過這種方式,大麻的使用可能與認知和情感能力的改變有關。

因此,大麻的效果必須歸因於活性成分四氫大麻酚,它在大腦新陳代謝水準起作用,可以在神經組織中產生功能和結構變化:

  • 對情感刺激的反應改變。
  • 大腦對獎勵刺激的反應改變。
  • 異常是杏仁核和海馬體,這是大腦的兩個重要區域。
  • 永久性功能改變,尤其是在青少年中。
  • 神經適應:視覺反應迴路的重組和小腦的活動減退。
  • 在執行涉及抑制和監控性能能力的任務時,正常前電路的功能發生變化。
  • 禁欲消費者執行功能的改變。
  • 空間工作記憶受損,大腦更難記住,需要更多的能量。

長期使用大麻會導致體內的短暫變化,包括藥代動力學(活性成分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消除方式)和藥效學(它們如何與細胞受體相互作用)。

這些變化導致人產生耐受性,因此他們需要攝入更多的大麻才能獲得相同的效果,並導致更有效地從體內消除大麻,增強新陳代謝過程,但有增加副作用發生率的風險。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看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特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