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概念化的觀點

情緒被理解為包括神經、生理、運動和語言過程在內的體驗,具有感官-知覺、自主-荷爾蒙、認知-注意力和情感-情感方面(Ostrosky & Vélez,2013 年)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並影響日常生活, 這使得它的研究勢在必行。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古希臘到我們這個時代,這種理解人類情感的令人不安的需求已經引起了不同理論家、科學家、哲學家和研究人員的關注。

出於這個原因,哲學、進化論、心理生理學、神經學、行為學和認知理論提出了相互矛盾和/或互補的結構,但它們的價值在於它們在情緒的概念化和功能性方法中所做的貢獻。

第一種方法

希臘人作為最早接近理解情緒的人類,試圖通過將情緒轉化為理論來使情緒合理化。其中,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最為突出,他將情緒或情感定義為心理生理條件,伴隨著快樂或痛苦,包括生理變化、認知過程(感覺或知覺、信念或判斷)、對世界的傾向以及慾望或衝動。 (特魯巴,2009 年)。對亞里士多德來說,情緒具有使身體運動的功能,因為它們是受苦的東西,意味著消除它並尋求平衡(Malo Pé,2007)。另一方面,希波克拉底肯定情緒穩定取決於四種體液的平衡:血液、痰、黃膽汁和黑膽汁 (Belmonte, 2007)。

繼續哲學方法,笛卡爾將情緒視為靈魂中的情感,它存在於松果體中,其功能是鼓勵靈魂保護身體或使其更加完美(Casado&Colomo,2006)。相反,斯賓諾莎指出情感包括靈魂和身體,其目標是無限期地保持存在(Casado & Colomo,2006)。這些哲學家區分好的和壞的情緒,那些趨向於完美的情緒和那些相反地使存在的本質難以保持並使它遠離完美的情緒。

另一方面,從達爾文理論盛行的進化論角度來看,情緒是對環境需求的反應,其功能主要是適應和延續物種。根據這一理論,情緒的表達是從表明動物接下來可能做什麼的行為(神經系統喚醒)演變而來的;如果這些行為提供的信號對展示它們的動物有益,它們就會進化(效用原理);相反的信息通常由相反的動作和姿勢表示(對立原則)(Chóliz,2005)。

達爾文還提出了基本情緒和次級情緒的假設,其中面部表情和身體是表達情緒的主要手段;前者是普遍存在的,存在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中,是跨文化的和先天的,而後者取決於社會互動和更複雜的認知成分(Ostrosky & Vélez,2013)。

James (1884/1985) 引入心理生理變化來解釋情緒,因為根據他的說法,這是由觸發事件或刺激的感知產生的身體變化的感覺。要區分和描述情緒,分析和定量測量可觀察到的生理變化就足夠了(Malo Pé,2007)。同時,Lange 肯定情緒不是直接來自對刺激的感知,而是這會導致身體變化,主體對身體變化的感知會產生情緒(Ramos、Piqueras、Martínez & Oblitas,2009 年)。在這些理論中,情緒的功能是由機體適應行為的表現和定向反應的產生所賦予的。

新見解

Cannon (1931, cited by Belmonte, 2007)批評詹姆斯,指出生理變化的感覺不是情緒,相反,大腦的特定區域,特別是下丘腦和丘腦,負責綜合情緒反應,提供大腦皮層具有激活情緒意識的大腦機制所需的信息。

因此,它的功能是讓身體為最終的反應做好準備,這意味著大量的能量消耗;具體而言,Cannon 證明了疼痛、飢餓、恐懼和憤怒等身體變化有助於個體的幸福和自我保護(Ostrosky & Vélez,2013 年)。在激活理論中,Lindsley、Hebb 和 Malmo(1951 年;1955 年;1959 年,Chóliz 引用,2005 年)提出存在一個獨特的激活過程,在該過程中,皮層、自主神經和軀體系統將完美協調,這將負責對於不同情感反應的質量。

神經科學的發現及其方法通過對帕佩斯迴路的描述、麥克萊恩對大腦的進化組織、大腦皮層、邊緣系統和激活亨利提出的內分泌系統的腦乾之間的聯繫而得到推進,和許多其他人(Belmonte,2007;Chóliz,2005;Ostrosky & Vélez,2013)。目前,涉及情緒的神經元結構包括腦幹、下丘腦、基底前腦、杏仁核、腹內側前額葉皮層和扣帶皮層(Damasio,1994,Chóliz,2005;Lane 等人,1997)。

四重奏理論(Koelsch, et al., 2015) 展示了一種綜合的理論、方法論和認識論視角,可以對情緒進行整體理解。人類來自四個系統:以腦幹、間腦、海馬體和眶額皮質為中心,來自傳入和傳出通路,除了神經元連接和神經遞質系統的重要性外,還認識到語言在編碼這些,以及它們在其他人中的表達、調節和情緒生成器。認識到存在與基本需求和自我調節相關的情緒過程,即與飢餓、睡眠、性等相關的情緒表達和滿足,受下丘腦調節。

通過這種方式,四重奏理論不僅關注基本情緒,還關注依戀,從而解釋了同一物種成員之間如何建立情感紐帶,從而產生同齡人的歸屬感、親社會和保護行為。同樣,與認知和執行過程相關的結構如何干預,例如負責決策的眶額區域,也與情緒和獎勵處理相關。

另一方面,在行為理論中,沃森將情緒視為一種遺傳反應,其中包含由情境激活的身體機制(邊緣系統)的變化(Melo Pé,2007)。也就是說,它們是當中性刺激與能夠產生強烈情緒反應的無條件刺激相關聯時產生的條件反應 (Chóliz, 2005)。就斯金納而言,他將情緒視為一種操作性行為或產生預期結果的行為,這種行為往往會重複出現(Melo Pé,2007 年)。情緒的功能是由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強化產物的實現所賦予的。

相反,認知理論提出對情緒的反應是生理性的,重要的是對所述生理反應的認知解釋,這決定了情緒的質量。只有在對相關事件或刺激進行認知評估後才會產生情緒,其中因果關係、屬性和判斷歸因於它(Schachter 和 Singer,1962 年;Lazarus,1984 年;Averill,1982 年;Arnold,1960 年,Chóliz 引用,2005 年) ), 具有使個人適應環境並在社會中充分發揮作用的功能 (Melo Pé, 2007)。

結論

總之,哲學、進化論、心理生理學、神經學、行為學和認知理論之間有不同的貢獻,所有這些理論都來自對世界在其歷史時刻的理解以及他們進行調查所必須的工具。所有人都認識到情緒的適應功能,以及這些在社會互動、親社會傾向、生存、決策和理性處理中的重要性。

根據亞里士多德從快樂和痛苦中揭示的東西,情緒為每個人的生活著色,因為作為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始終存在並構成人類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給定來自促進生理、運動、內臟、語言和認知反應的皮質和皮質下結構的激活。作為一種由邊緣系統調節的行為形式,情緒會影響每個人的健康,因此分析每一種理論觀點的重要性,除了提出他們理解的近似值外,還可以確定之前的行動和治療途徑大多數具有情緒改變基礎的病症。

最後,指出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存在分歧,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指出,智力過程涉及情感而不僅僅是生理活動,因為它需要語言,因此意味著理性;與幾個世紀後詹姆斯提出的觀點相反,詹姆斯肯定情緒是對生理變化的簡單感知。同樣,生理理論和神經理論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因為前者將情緒理解為內臟、血管或運動反應,而神經理論則側重於涉及不同結構的大腦中情緒的起源和過程。皮層下。

同樣,認知理論及其與心理過程的相關性,其中認知功能和評估過程決定情緒,反對行為理論提出的觀點,行為理論認為情緒是條件作用賦予的另一種行為形式,其功能由權變關係框架賦予。

這篇文章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我們邀請您去看心理醫生來治療您的特殊情況。

如果您想閱讀更多類似於情緒概念化觀點的文章,我們建議您進入我們的情緒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