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為女權主義者是什麼?

今天成為女權主義者是什麼?

女權主義是一項擁有多年經驗的社會和政治運動。在保持實現婦女解放和賦權的總體目標的同時,隨著環境和社會的變化,運動面臨的挑戰也發生了變化。出於這個原因,女權主義也不斷發展以回應當前的需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現在這場運動的信息,請繼續閱讀這篇文章,其中我們回答了當今女權主義者是什麼,Macista 是什麼,以及激進、廢奴主義和自由女權主義意味著什麼。

RAE 對女權主義的定義

女權主義是什麼意思?根據西班牙皇家學院(RAE)的定義,女權主義有兩個含義:

  1. 男女平等權利原則。
  2. 一場為女權主義各個階層的有效實現而奮鬥的運動。

女權主義一詞來自拉丁語女權主義,出現於十九世紀末。這個概念的起源來自拉丁語,由 fémina 組成,意思是女人,後綴是 isme。

女權主義的歷史

女權主義直到十八世紀末才正式構成為一種社會和政治運動,儘管它還沒有採用這個名稱。在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總體框架內,許多婦女開始組織自己組成婦女俱樂部,並主張自己的權利和男女平等。這是第一波女權主義,儘管它被認為更多的是女性對她們不平等的認識,而不是一場有組織的運動本身。

隨後,美國和歐洲出現了所謂的第二波女權主義浪潮,從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初。這股潮流的重點是為政治、教育、財產和婚姻領域的一系列權利辯護。在這波浪潮中,最突出的是婦女參政論者,他們為婦女的投票權而奮鬥。

最後,在60年代和70年代,發生了所謂的第三波女權主義浪潮,也被稱為婦女解放運動。這一時期的要求集中在履行賦予婦女的傳統角色之外的角色、性和生殖權利、生活所有領域和領域的真正平等以及廢除父權制。

需要澄清的是,雖然女權運動起源於十八世紀,縱觀歷史,一直有女性為自己的權利而奮鬥,但啟蒙運動卻以正式和有組織的方式構成。另一方面,這是從有限的歐洲霸權和西方角度看女權主義的歷史,它並不代表其他文化和大陸。

在本文中,您可以看到有關女權主義歷史和潮流的更多信息。

什麼是女權主義者,什麼是性別歧視?

不止一次,女權主義作為一種抹黑機制並旨在使這場運動合法化的機制的真正含義被誤解或扭曲。因此,下面我們定義並解釋什麼是女權主義者,什麼是性別歧視。

大男子主義是一種捍衛和證明男性對女性的優越性和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它是與父權制度相對應的意識形態,基於性別歧視,即基於性別的刻板印象、角色和屬性的分配。因此,一般來說,性別歧視是指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產生影響的態度、話語和行動。大男子主義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從幽默、性別歧視語言、羞辱、蔑視等,到威脅、虐待、攻擊和謀殺。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深入探討了什麼是大男子主義。

另一方面,女權主義是指社會和政治運動,涉及女性集體意識到她們在歷史上受到父權制度的壓迫和支配,父權制度是基於男性對女性的主導地位。 因此,人們傾向於採取行動,以解放他們的性別為目的,訴諸實現這一目標所必需的社會變革。

因此,對於「為什麼要成為女權主義者」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回答說,成為女權主義者本質上就是意識到當前對女性的歧視制度,並為改變這種情況而奮鬥。因此,女權主義和大男子主義不是兩個可比的術語,因為從廣義上講,第一個包括尋求兩性平等,而第二個則假設男性的優越性。在下一節中,我們將更具體地研究女權主義的特徵。

今天成為女權主義者是什麼?

今天,儘管許多國家已經實現了婦女的平等權利或形式上的平等,但並沒有所謂的真正平等,因為婦女在生活的不同方面和日常生活中繼續遭受歧視、壓迫和各種類型的暴力。

今天沒有關於如何成為女權主義者的規則;有些女性在家庭和朋友圈中實踐女權主義,有些女性不稱自己為女權主義者,有些女性來自學術領域,另一部分通過激進主義和好戰,另一部分通過工作,等等。然而,所有這些女性的共同特徵是建立一個公正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女性都不會僅僅因為屬於女性而被視為或被視為低等。同樣,女性被構成為政治和社會主體、主角並積極參與制度轉型。目前,值得問的是,二十一世紀女權主義面臨哪些挑戰?女權主義者想要什麼?當今女權主義的一些目標和挑戰如下:

  • 可見並反對所有壓迫婦女的機制和各種表現形式的性別暴力,以及反對殺戮女性。性別暴力的概念擴展到夫妻領域發生的暴力之外,以及將性暴力納入性別暴力,仍然懸而未決。
  • 結束基於性別對婦女進行生殖工作、重估和報酬,以及在所有領域承擔共同責任的要求。
  • 為女性性行為辯護,控制自己的身體,打破月經禁忌和有意識月經的教育。
  • 不做母親的權利、自由和渴望的母性,以及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思考超越指定角色的替代母性。
  • 面對盛行的男性中心主義,建構女性和女權主義者的知識或認識論。面對女性對女性榜樣的需求,恢復女性的記憶和歷史。
  • 從小就需要男女同校,這種類型的教育被提議作為成長平等價值觀和尊重新一代的工具。
  • 為女同性戀、雙性戀和 LGTBI 集體辯護,以及對異性戀規範體系的解構。
  • 拒絕通過色情、賣淫、代孕、美容標準等方式對女性進行物化和性剝削。
  • 提高對整個社會對婦女歧視的認識,並讓各階層的人口參與。
  • 超越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的女性身份建構,必須廢除。
  • 姐妹情誼作為武器是當今女權主義最突出的特徵之一,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建立聯盟並在所有人之間建立支持網絡,以實現集體賦權。它是基於女性作為屬於同一群體的政治主體的承認,由於父權制度是一個全球性制度,因此對其的鬥爭和根除必須是全球性的。這種婦女之間團結的編織,這種姐妹情誼,是通過社交網絡和技術促進的,這些網絡和技術允許接觸和交流來自地理不同地區的經驗、想法和知識。
  • 交叉性:當代女權運動的挑戰之一是交叉性,即作為所有女性及其壓迫的代表而獨特的女性主體(白人、西方、異性戀、中產階級)的破裂。霸權主義和西方白人女權主義必須承認並放棄其在這場鬥爭中的特權,並考慮到影響其他女性的超越性別的所有類型的壓迫。交叉女權主義的目的是建立一場基於不同女性群體存在的不同話語、經驗和需求的運動,並在她們之間建立聯盟。

然而,在當前的女權運動中,也有自由派、激進派和廢奴主義等各種潮流。在下面的文章中,您將找到有關當今存在的女權主義類型的更多信息。

自由主義意味著什麼

自由女權主義是女權主義的個人主義潮流,將女性的處境定義為不平等。出於這個原因,他們的鬥爭重點是通過法律和社會權利,通過改革這些權利來實現男女平等。

有人批評說,這種潮流忽視了其他不擁有白人、異性戀和階級特權的女性所遭受的各種壓迫和歧視,因此它只關注女性的某個部分及其特定利益。事實上,自由主義和女權主義被認為是不相容的,所以自由女權主義的概念在今天受到質疑。

成為激進女權主義者意味著什麼

激進女權主義是這場運動的潮流,它將婦女的處境描述為壓迫和剝削。它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或根源定位在父權制度中,因此激進女權主義者的目標是廢除父權制度,以實現婦女的解放,這也意味著廢除性別制度。出於這個原因,這種女權主義不認為立法改革足以實現其目標,因為它考慮了社會各個領域的壓迫機制的存在,也就是說,他們設想了結構性和系統性的暴力。

廢奴主義者女權主義者的含義

關於賣淫問題,目前女權運動內部存在著爭論和困境。廢奴主義女權主義認為賣淫是基於並強化了女性身體可以隨男性心血來潮的觀念,以及將女性視為可以商品化的性對象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他們聲稱這助長了強姦文化以及否認女性慾望和性行為。此外,他們譴責人口販運及其與賣淫的關係,以及對兒童和成人的性剝削。這一趨勢的重點是允許為賣淫婦女提供康復和支持的政策,以及提供生活選擇。另一方面,它側重於對整個社會的預防和干預,旨在結束賣淫需求。

男人的角色

當今女權主義內部的另一個爭論是男性在女權主義鬥爭中應該扮演的角色。這場運動和作為一個男人並不是不相容的,事實上,歷史上也有捍衛女性權利的女權主義男性,例如弗朗索瓦·普蘭·德拉巴雷、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或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如今,男性作為女權主義鬥爭夥伴的必要和至關重要的作用得到了認可。面對女性的積極、核心和領導角色,這是一種意識、陪伴、團結和支持的角色,女性決定如何集中鬥爭及其形式。因此,面對女性在鬥爭中的主導作用,男性的領導作用是基本的、必要的,但卻是次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在許多場合選擇稱女權主義男性為女權主義盟友。其中,當今女權主義中男性的責任和任務是意識到其他男性並拒絕他們的任何暴力表現,以及打破傳統的男性氣質模式和構建替代計劃。

著名女權主義者的例子

在女權主義的歷史和當前的女權運動中,有一系列女權主義女性已成為鬥爭的偶像,並因其參與和對女權主義的貢獻而廣為人知和認可,其中一些是:

  • 第一波著名的女權主義者: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奧林普·德·古日和哈麗特·泰勒·米爾。
  • 著名的第二波女權主義者:羅莎·盧森堡、克拉拉·澤特金和艾默琳·潘克赫斯特
  • 第三波著名女權主義者:西蒙娜·德·波伏娃、貝爾·胡克斯和凱特·米勒。

而你,你認為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嗎?您可以在這個女權主義測試中發表您的意見。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

心理術

心理術網站於 2016 年作為心理學學生的學習材料集合開始,由兩名心理學學生創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工具和學術支援,擁有超過 5000 個訂閱者、1,000 多篇文章,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心理資訊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