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技術進步和新發現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我們的決策。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這意味著巨大的信息流。我們輕鬆簡單地獲取這些信息,並以相同的方式提供這些信息,例如通過我們的社交網絡。
這種背景意味著我們了解所有的新聞並發現新的旅遊目的地、新產品等,而這一切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您是否正在考慮購買已發布的最新手機型號?您是否強烈需要獲取最新資訊和/或探索新事物?繼續閱讀這篇文章,我們在其中討論了新戀癖、它是什麼、它的症狀、原因和治療。
什麼是新戀癖?
從詞源上講,新戀癖這個詞的意思是對新事物的吸引力。這個術語一方面由於美國社會學家埃弗雷特·羅傑斯的工作而受到關注,他將一群“創新”消費者識別為另一個更普遍的“第一消費者”群體;另一方面,紐約作家羅伯特·安東·威爾遜將新戀描述為一種對新事物有親和力的人格。
新戀癖是一種疾病嗎?
新戀癖本身不是一種疾病或失調。一些出版物將新戀癖行為稱為對購買市場上最新新奇事物的痴迷,這種痴迷可以通過購買此類產品來解決。這個描述會是什麼樣子?強迫症,這是一種包含在主要診斷分類 DSM-5(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和 ICD-11(世界衛生組織)中的疾病。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將新癖定義為對新事物或不同事物的強烈渴望,例如嘗試新食物。他還表示,該術語被用作“新奇搜索”的同義詞。他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在他的定義中使用術語來邀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病態的事實。
雖然尋找新奇或新癖不是一個病態術語,但它已經是一個與一些心理障礙相關的變量,例如病態賭博、強迫症和重度抑鬱症、社交恐懼症、成癮障礙或邊緣性人格障礙。從這個意義上說,還應該注意的是,尋找新感覺可能涉及危險行為的實施。
研究尋找新奇或新癖的其他領域是食品或旅遊業。
新戀癖的特徵或症狀
另一方面,我們已經指出,新戀癖不被視為一種疾病。相反,我們可以將其視為與某些疾病中的行為相互作用或調節行為的變量。正如羅伯特·安東·威爾遜所描述的,新戀症具有以下特徵:
- 這個人對新事物的渴望:體驗新事物,新感覺。正如我們所指出的,在商業環境中,這將轉化為購買市場上最新的新奇產品。
- 無聊的傾向:如果他們試圖尋找新奇事物,那麼合乎邏輯的是,他們是逃離過時事物或不會產生與他們已經經歷過的相同感覺的人。
- 拒絕常規:與前一點一樣,如果他們是尋找新奇事物的人,他們就會逃離相反的極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 快速適應
- 渴望尋求新奇:他們可以通過暴動或社會運動創造或取得成就來實現這一目標。另一方面,Okiyama, Y. 等人 (2000) 的團隊將人類尋求新奇事物定義為一種以衝動、探索和尋求感覺行為為特徵的人格特徵。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相反的觀點:對新事物的恐懼。
新戀癖的原因
關於新戀癖的可能原因有不同的假設。
多巴胺能假說
尋找新奇事物的原因將受到大腦中多巴胺功能的影響,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例如,參與大腦的獎勵系統(涉及成癮問題的系統)。這一假設得到了以下事實的強化:在患有多巴胺缺乏症的疾病中,例如帕金森氏症,患有多巴胺的人對新奇事物的追求較少。
可能的認知行為原因
人類對尋找新環境的研究還不是很廣泛,但是,我們可以考慮一些考慮因素。
難道在行為層面上,新戀者很快就會習慣刺激嗎?我們可以在習慣化和尋找新奇事物之間建立某種聯繫。習慣化包括這樣一個事實,即當反覆暴露於刺激時,它最終會失去其價值。你有沒有聽過一首讓你想跳舞唱歌的歌曲,聽了一段時間後,它不再有同樣的效果?嗯,這可能是類似的事情,新戀者很快就會習慣它(因此感到無聊)並尋找新的刺激。
深入研究新戀者可能表現出的想法類型,以檢測可能解釋他們行為的非理性或功能失調的想法也會很有趣。
新戀癖治療
正如我們所指出的,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在其定義中並不認為新戀癖是一種病態行為。然而,我們已經看到它如何成為一個可能導致危險行為和/或與某些疾病相互作用的變量。
然而,如果購買或尋找新奇事物的慾望是強迫性的,並且會給患者帶來不適,心理學家必須進行全面評估以評估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提供個人化的介入措施。我們可以評估的一些可能性如下:
- 存在潛在的非理性想法:可能是存在非理性或功能失調的想法,可以用認知技術來治療。
- 管理情緒:我們可以努力管理情緒,例如對挫折的容忍度(因為可能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這個人都能購買最新的新奇事物)。
- 停用技術:如果這種情況引起焦慮,我們可以研究放鬆技巧。
- 評估暴露與反應預防的可能性和相關性:最後,如果這種情況類似於強迫症,我們必須記住,對於這種疾病,預防反應的暴露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它是否對我們的情況有用。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