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揭開縱者的面具

如何揭開縱者的面具

我們所有人都在某個時候落入了縱者的陷阱和糾葛中。而且,老實說,誰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呢?感覺被欺騙和失望的感覺可能是任何人都知道的最糟糕的感覺之一。

因此,我們解釋了如何識別一個善於縱的人,有哪些特徵可以説明您發現它,以及如何用簡單的技術揭開一個善於縱的人的面具。

什麼是縱者:特徵

在心理學中,善於縱的人被稱為具有馬基雅維利人格的人。這些人通常以憤世嫉俗、無原則的行為為特徵,並傾向於相信縱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善於縱的人通常缺乏道德和關心他人的感受,因此他們對利用周圍的人毫無悔意。你可以說這是一種簡單的方式,他們無法同情社會的其他人。

正如在一些研究中所看到的,例如心理學家 Jones (2011) 進行的一項研究,這些人根本不衝動,而是傾向於反思他們將要採取的行動方式,這通常是非常謹慎的,以獲得最大的個人利益。

這些人與謊言和有目的的欺騙有著密切的聯繫,也就是說,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地撒謊,但他們所有的欺騙都會有一個最終目標。通常,他們有能力發現那些性格薄弱的人,這將更容易被他們利用。為此,他們尋找其他人的弱點,讓他們相信在他們的説明下,他們將能夠克服這些弱點,從而產生一種感恩之情和回報對方恩惠的需要。這是有害關係開始的時候,因為在兩者之間建立了一種紐帶,縱者會盡一切可能使它不會破裂。

在一段關係中,善於縱的人是什麼樣的

我完全確定我們都知道一對夫婦,其中組成它的兩個人中的一個是縱性的,因此對另一個人進行了一些控制。這在我們的世界並不奇怪或新鮮,相反,看到它變得越來越普遍。

正如我們所說,善於縱的人利用對方的弱點和情感缺陷對他們施加影響,並能夠幾乎完全控制他們的行為甚至他們的個性。

這些人需要感覺比其他人優越,所以如果這會導致他們自己自尊心的提高,他們就可以毫不猶豫地羞辱他們的伴侶和詆毀他們。

根據心理學,善於縱的人傾向於選擇不同類型的策略來行使他們的“權力”:

  • 他們讓你相信他們是社會的受害者,他們周圍的一切都是反對他們的,所以幾乎不可能拒絕他們的要求。
  • 依賴縱器。他的目標是讓你相信你是你們關係中的優越者,這樣你就可以以某種方式做他 “不能做 ”的一切。
  • 他們的行為具有挑釁性和挑戰性。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讓你為所欲為,避免兩人發生爭執。
  • 誣衊者會認為自己是最好的,是唯一能夠做任何事情的人,並且會想盡一切辦法突出其他人的缺點。他們給予你關注的唯一方法是對他們施行恩惠。

如何解除縱者的武裝:11 種策略或技巧

以下是一系列指南,可以説明您解除縱者的武裝,而不是陷入他們的糾纏:

  1. 要注意。我們都有一系列不可迴避的權利,如果您在關係中的任何時候覺得其中任何一項可能受到侵犯,請考慮縱的可能性。
  2. 詢問他們的要求是否合理。有時候,善於縱的人無法意識到他所要求的是不合理的,因為他唯一的目標就是滿足他的眼前需求。因此,如果您讓該人重新考慮該請求,他們可能會撤回他們要求的訴訟。
  3. 識別他們與不同人的行為。善於縱的人往往與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行為,因為他們必須使用不同的關係策略才能實現他們的目標。
  4. 保持距離。我在這裡添加這一點是因為如果你已經看到一個人的行為因他周圍的其他人而異,我建議你與他保持謹慎的距離,除非你需要,否則避免直接與他互動。
  5. 花點時間反思。雖然我們之前曾評論過,善於縱的人在行動方面並不衝動,但他們非常不耐煩地想知道自己提出的請求的答案,因為他們知道對方反思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不可能對自己的要求說“是”。
  6. 說 NO。不要害怕拒絕他們提出的請求。很多時候,我們同意幫某些忙,因為我們覺得我們欠他們一些東西,但事實並非如此。堅持自己的信念,拒絕做任何你覺得不舒服或不同意的事情。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將解釋如何學會說而不感到內疚。
  7. 不要感到內疚。拒絕幫忙並不等同於成為一個壞人或要為周圍發生的事情負責。在做決定時要考慮到您的健康。
  8. 堅定不移地做出決定。善於縱的人能夠識別出脆弱和猶豫,所以如果他們有絲毫懷疑,在你的否認中,最終是的可能性很小,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試圖利用它。
  9. 控制你的情緒。如果他們看到你發脾氣,他們會利用這一點來為自己謀取利益,因為他們往往會讓你感到內疚,從而讓你接受他們的要求。
  10. 接受他們的個性。這些人不會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所以讓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建議,如果您無法以不受縱的方式處理此類行為,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持距離。
  11. 全部以書面形式。如果你覺得有人試圖縱你並利用你,千萬不要進行口頭交易,因為他們總是會利用這種行為為自己謀取利益。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看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特定情況。

心理術

心理術網站於 2016 年作為心理學學生的學習材料集合開始,由兩名心理學學生創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工具和學術支援,擁有超過 5000 個訂閱者、1,000 多篇文章,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心理資訊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