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一種行為特徵,我們通常可以在他人身上最清楚地識別出這種態度,同時用藉口為自己的自私行為辯護。對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人的評估不是特定行為的結果,而是頻繁的,甚至是可預測的。
自私是那些通過不斷關注自我來過著現實生活的人的態度。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反思了心理學中自私的含義。
心理學上的自私是什麼
自私的人表現出與採用以慷慨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作為存在原則的人不同的存在方式。對於一個慷慨的人來說,快樂在於給予和分享,相反,對於一個自私的人來說,目標是接受和滿足他自己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並不意味著體驗到快樂和持續的滿足,因為利己主義者陷入了一種個人主義,使他與他人保持距離。
自私通過自我和虛榮心得到強化。然而,這個自我提供了一種主觀的、扭曲的和片面的現實觀。
4 自私的人的特徵
如何識別一個自私的人的特徵?以下是心理學中幫助我們瞭解自私的含義的 4 個特徵:
1. 附著在材料上
利己主義者與事物建立了一種依戀關係,因為他很難放下他所擁有的。他活得更注重缺乏他所缺乏的東西,而不是對他所擁有的感激之情。出於這個原因,自私心態的特徵之一是想要更多。
2. 缺乏對他人的同理心
生活的某些方面主要取決於自己,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必須通過夫妻、友誼、家庭或工作領域的協定與他人協商。自私的人很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希望別人屈服並完全按照他的期望行事。結果,他對他人表現出傲慢的態度。
3. 他不問,但要求
根據心理學,自私的影響之一是,這個人通過賦予他的需求比他人的需求更多的價值和意義,將自己置於他人之前。這導致他預設事物,要求,好像他有權這樣做一樣。出於同樣的原因,當別人拒絕他自己的請求時,他會生氣。
4. 不慷慨地對待她的時間
時間有自己的經濟,因為雖然它不是個人財產,但這個人確實會根據自己的期望來管理他們的時間。自私還表現為不願意將時間投入到與那一刻的慾望不完全相關的行動中。
如何克服自私?5 小貼士
雖然指出自私是他人生活中一個可觀察到的問題對我們來說非常舒服,但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自私行為時,我們就會成長為人。當今社會在許多方面都助長了個人主義。然而,最終封閉於我們自己和我們自我的巨大維度並不會讓我們更快樂。如何限制我們生活中的自私?
1. 自私的後果
有時,您可以通過其影響意識到這一現實的維度,即這些行為以孤獨、溝通困難、爭論或與他人疏遠的形式在人際關係中產生的後果。
但是,為了承擔人際關係中自私的後果,重要的是你要對事件的進程負責,不要獨自責怪別人打破了你的期望。
2. 信仰的改變
僅僅因為有人愛你並不意味著你必須一直喜歡他們。你的朋友和家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困難、期望、夢想、專案和幻想。不要將您的責任委託給任何人來負責您可以為自己做的事情。
3. 實踐經驗
自私會給你一些體驗,而利他主義會給你不同的體驗。體驗、感受、觀察和體驗各種情況,在這些情境中,您將自己置於現實之前,以發現那些時刻的快樂。
- 利他主義者發現,通過與他人分享他的生活,他得到的比他付出的要多。儘管做出這種方法的改變需要付出努力,但您可以嘗試。限制自私的目標也是一個學習過程,與那些意識到成長意味著接受這種現實觀的人的情感成熟度有關。生活通過自己的智慧教育我們的自我,因為它在很多時候打破了我們的期望。
4. 傾聽他人
當朋友和家人最親密的環境經常偶然發現他們所愛的人的自我時,他們會在某個時候對他們在很多時刻觀察到的特質產生不滿。因此,如果不同的人提到了讓您想起這個話題的信息,也許您嘗試關注這些詞以分析其中的真實內容會很方便。如果你需要更多建議,我們建議你在這裡閱讀 如何停止對我的伴侶自私.
5. 更愛自己
自私的人可能會認為他非常重視自己,從而非常愛自己,然而,現實是他對待自己的方式並不能積極地增強他的自尊。如何通過與他人分享您的生活來更好地愛自己,從尋求共同利益的廣度出發。
這是否意味著自私可以減少到零,以至於將來不會再經歷任何此類行為?通過教育你的自我,你會更接近思考自己的健康自私,而不會在你和他人之間築起一堵牆。
10psychology.com 的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看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特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