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的心理意義

驕傲的心理意義

我們可能認識一個或多個似乎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的人,他們的許多行為或評論都是為了讓周圍的人感覺不好。驕傲是自戀、以自我為中心和驕傲的人的典型性格特徵。這些特徵會對周圍的人變得非常煩人和有害,並會影響他們社交圈的情緒健康。

儘管這似乎是矛盾的,但自豪感可能隱藏著與恐懼和不安全感相關的深刻心理含義。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發展驕傲的心理學意義。

以心理學為傲

虛榮和傲慢的性格被指出是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的死罪之一。人們一直從這樣一種觀點來研究這些人,即這些人僅僅是自私的人,他們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更有價值。然而,一些研究試圖找出這種傲慢態度背後的原因。

根據心理學,傲慢性格的根源可能在於極度不安全感和自卑。雖然這似乎有悖常理,但當一個人害怕受到傷害並感到不如他人時,他們可以塑造一個形象,以安全地向世界展示自己。驕傲的人往往會誇大自己的品質和優點,可能是因為他們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和受傷。

該安全掩碼下也存在批准的需求。在童年時期,這些人可能沒有得到必要的關注和照顧,使他們能夠培養正確的自尊,因此,他們需要不斷地維護自己高於一切。

另一方面,驕傲和傲慢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癥狀。這種性格不匹配的特點是自私、虛榮、沒有同情心的行為以及無法考慮到周圍的人。如果我們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可能患有這種疾病,重要的是要建議(仔細)他們去看專科醫生。

傲慢的人:特徵

有時,我們很難區分一個驕傲的人,因為他們在所有情況下並不總是具有相同的態度。然而,一個驕傲的人的癥狀通常很容易被發現,即使它們不是一次發生。

1. 他們無法承認自己做錯了什麼

一個驕傲的人總是相信他們做對了每件事,他們做出了最好的決定,他們從不犯錯。當他或她犯了錯誤的那一刻,他或她很可能不會承認,因為他或她認為他或她做錯了什麼,這意味著他或她必須改變他或她對自己的形象,並認識到他或她並不像他或她想像的那麼完美。

2. 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

傲慢的人有一種非理性的信念,認為他們永遠是對的,他們的想法是唯一有效的,如果有人反對他們,那就是他們錯了。他們似乎不聽別人的話,很難將新的想法融入他們的信仰體系。

如果您想知道如何與這些類型的人溝通,我們建議您閱讀這篇文章,瞭解如何與總是想做正確的人打交道。

3. 他們通常不請求原諒

如果他們不能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並始終相信自己是對的,那麼他們就很難在某個時候道歉。因此,我們不應該在誤解或衝突期間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期望。請求原諒意味著假設他們做錯了什麼,此外,他們必須向其他人承認。

4. 他們需要並不斷要求讚美

即使他們不直接說出來,驕傲的人也需要讚美和讚美來維持他們的安全和自尊。因此,他們會以一種持續但微妙的方式要求外部對他們所做的一切的認可,他們不想承認他們需要其他人的意見。

5. 他們可能會很傷人

如果我們強調他們所做的事或他們的想法,他們很可能會感到受到攻擊並以言語暴力作為回應。這種類型的人通常非常被動,不容忍他人的批評,即使是建設性的。他們可以用他們的言語造成很多傷害,目的是讓我們覺得不如他們。

6. 他們只談論自己的成就

驕傲和自豪的人往往會通過不斷表達他們做任何事情的好壞和談論他們的成功來強化自己的自我形象。我們都有才能和品質,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不斷談論它們。

如何對待驕傲的人

  • 避免與那個人爭論:與傲慢的人開始爭論直接意味著進入非常複雜的衝突。在這樣的爭論中,他很可能會傷害我們,並總是試圖保持優越的地位。
  • 不要讓它沉淪你的自尊:這類人的行為總是以他們的個人利益為目標。如果你必須損害某人的自尊心才能感覺良好,你會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非常清楚他們的意圖,並防止他們的評論損害我們的自尊。
  •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了踩踏,請不要猶豫地傳達出來:要與一個驕傲的人打交道,你必須培養一定程度的勇氣,消極的態度並不是對付這類人的最佳方式。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受到惡劣對待、傷害和踐踏我們的尊嚴,我們必須毫無恐懼地說出來。
  • 要有耐心,但不要讓他們傷害你:的確,我們還必須明白,他們的態度是由於個人的不安全感,他們行為的目的是讓自己感覺更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有一定的耐心,從最低限度的同理心角度理解他們的行為。
  • 練習自信的溝通: 與一個驕傲和自豪的人打交道是將這種溝通方式付諸實踐的有效方式。學會自信意味著知道如何表達我們的情緒和需求,而無需被動或積極地溝通。

驕傲與驕傲的區別

儘管有許多相似之處,但自豪感和驕傲感有著重要的差異,我們必須對此進行評論:

首先,驕傲是一種不變的行為,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保持的性格特徵,並包含多種態度。另一方面,自豪感是一種對自己的愉悅和價值感,因為它不必不斷影響我們生活的所有領域。

此外,驕傲並不像驕傲那樣具有限制性。雖然過度驕傲確實對我們和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有害,但許多專家認為,如果我們知道如何管理它,這是一種積極的情緒。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看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特定情況。

心理術

心理術網站於 2016 年作為心理學學生的學習材料集合開始,由兩名心理學學生創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工具和學術支援,擁有超過 5000 個訂閱者、1,000 多篇文章,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心理資訊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