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系統方法並遵循心靈的功能模型

縱觀歷史,似乎有各種模型來解釋人類行為以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行為、認知、建構、動態等),但它們都容易受到其他作者的批評和反對。能有效地解釋行為的特定方面,但不能以全局方式解釋。人們可能會問:是否有任何模型本身就可以涵蓋整個複雜的人類行為,並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釋它,從而使學者們能夠高度一致?

概念框架

如果我們觀察我們環境中的現象,就會發現,當我們向空中扔一塊石頭時,它會因重力而落到地上,或者當我們把手放入熱水中時,我們會因重力而燙傷自己。熱交換,因為這兩個事件都受自然法則支配,自然法則是必然的,不隨地點和時間而改變。因此,如果我們採用科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已知和解釋的自然法則及其所使用的策略(適應、多樣性、選擇、合作、競爭、有用的工作等)作為參考系統,那麼人類創造的行為解釋模型是基於它們的,這將使我們能夠感知和理解人類行為的本來面目,沒有文化、意識形態、政治或宗教內涵,這些內涵會為了自身利益而扭曲現實,並構成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心理障礙的根源。

其中一個模型是互動系統方法,它是在牛頓的話的保護下出現的:「自然的頁面向那些有足夠智力來閱讀它們的人開放」,並使用心靈功能模型作為工具。

系統性互動方法

交互系統方法的基本內容是,它將人類視為與環境密切相關的複雜生物系統,形成人類-環境超級系統(SH-E),與之交換物質、能量和資訊。在這個超級系統中,其不同組成部分(人、其他生物、物體、生態系統等)之間發生無數的相互作用。同樣,在人類生物系統的背景下,組成它的多個子系統(神經、內分泌、免疫等)之間也存在著大量的相互作用。

兩種類型的互動都保持著密切且互補的關係,因此可以透過對這種關係的分析來解釋人的行為。由於這種互動,事件的發生或情況的產生會以某種方式影響個人及其所處的環境(家庭、工作等),互動的結果是有害的(有害的、不愉快的、危險的、威脅性的等)或不為人所願的,會增加心理失衡的可能性,從而增加失望、沮喪和無助,這是心理障礙的觸發因素。

SH-E超級系統中的相互作用受到指令的調節,這些指令按照每種類型的相互作用的不同具體行動程序進行分組和排序:物理定律、社會規範、習俗、時尚等。SH-E 交互作用以及人腦系統中的心理活動程序。

在SH-E超級系統中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物質(商品和服務)、能量(食物)和資訊(知識)的交換是維持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但是,儘管它們共同作用並相互補充彼此之間,這種方法只著重於資訊交換,也就是說,在分析從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互動(可能會發生幾種:一個主要的和另一個次要的)產生的事實和情況中出現的資訊時,並且當透過不同的大腦結構(透過相應的心理程序)可能會被歸類為「有害」並產生心理障礙,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這種方法與心理障礙的關係中需要強調的特徵是:

  • 在互動中,有必要區分作為其結果而發生的事實或情況(現實)和在解釋它並創造它的意義和評價時在人中產生的心理表徵,因為心理改變產生於這種心理表徵,而不是事實本身;因此,可以說,幹擾刺激具有心理(主觀)性質,而不是物理(客觀)性質,正是這種主觀性證明了同一刺激對一個人造成乾擾,而不會對另一個人造成乾擾。
  • 這種方法從根本上關注與其產生的心理障礙相關的互動關係、要素和環境。它研究人的特定因素和特徵以及乾預他們的環境,排除那些不影響互動的因素和特徵。
  • 互動與環境的其他組成部分建立了認知和情感性質的聯繫,如果它們是有益的,則擔心失去它們,或者如果無法獲得它們,則不受控制地渴望獲得它們,構成了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按照這種方法,SI 方法基於心靈的功能模型和各種心理程序,這些程序指導大腦系統中的信息處理,以執行其對心理障礙的分析功能,並提出應對這些障礙的行動措施。這些程序包含執行此處理所需的指令(每個心理功能都有一個特定的程序),其重要性在於,部分心理失衡是由於大腦結構或過程的有機和/或功能缺陷造成的。程序的支持,要么是由於其中的錯誤或異常:感知和注意力不佳、解釋錯誤、學習和記憶失敗等。

心智功能模式的應用

任何生命系統的功能都取決於兩個因素:有機結構和組成以及操作指令或行動「程序」。在人體生物系統中,大腦功能也依賴這些元素,因此,其功能缺陷可能是由於兩個主要原因:

  • 由於遺傳缺陷、外傷、感染、有毒物質、疾病等導致腦器官、結構和過程受損。(精神分裂症、過動症、阿茲海默症、重度憂鬱症、躁鬱症等)。
  • 大腦訊息處理系統的異常和缺陷,從根本上是包含這些系統操作指令的心理動作程序。

MFM 的應用基本上側重於心理平衡的改變,其根源在於大腦認知和情緒系統處理訊息的缺陷或異常,不一定存在(儘管可能存在)有機或結構性損傷和作用。過程。雖然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這些過程,但應該強調的是,主要對像是由於這些過程在明確的大腦結構中處理訊息而出現的心理現象:思想、情感、記憶、意識、內省、 ETC

根據 MFM 處理刺激中包含的訊息的階段的示意圖如下:

感知=>解釋=>選擇=>意志衝動

使用該模型可以實現兩個目標:

  • 找出為什麼來自外部刺激(互動產生的事實或情況)的某些資訊在透過這些心理程序處理時會轉化為內在刺激(思想、想法、慾望、情緒等)能夠產生「心理障礙」的能力也包括透過這些心理程序本身產生的內在刺激,而無需外部刺激的干預,並且僅使用儲存在記憶中的資訊(事件的記憶)。
  • 定義要遵循的策略,以選擇適當的資訊來替換產生幹擾的訊息,以及將其引入大腦處理系統的方式(透過想法、事件、行為、符號等),以嘗試修改與幹擾相關的心理程序指令並恢復心理平衡。

鑑於交互作用發生在兩個元素之間:人和環境,該模型分析來自兩個組成部分的信息,並將參與幹擾的人的心理特徵(人格特質、認知扭曲、情緒)作為基本軸。 、解釋和行為模式等)以及互動發生的時空文化背景(後者包括社會、規範、道德領域等)。

按照這個模型,心理障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心理程式異常或缺陷

難以正確地感知和/或解釋訊息(該人難以理解現實);無法選擇對刺激的反應(由於“心理障礙”,或沒有找到可接受的反應,或沒有決定在可用的反應中進行選擇);由於刺激的特徵及其發生的背景,選擇不適當的反應會鼓勵不適當的行為。如果異常現象導致該人被認定為有害且與其存在相關的情況,則會導致心理障礙的出現。

情緒系統的自主激活

資訊的處理可能是正確的,但由於刺激的特徵(悲傷的情況、失去有價值的東西、人際衝突等),人們的情緒狀態發生了變化,並感到不愉快和煩人。也會影響認知系統: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混亂、推理困難等。同樣,當腦海中浮現出過去令人不安的事件的記憶,或者當出現關於未來可能發生的某些有害事件的想法時,它也會不由自主地被激活。

具體不當行為

認知和/或情緒功能不會出現「異常」。人們通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恰當(成癮、儀式、狂熱或不恰當的習慣、不受控制的衝動等),但無法控制它,因為通過從中獲得愉快的感覺(快樂),該行為得到了強化、緩解、平靜等),儘管你知道從中長期來看它會給你帶來傷害和痛苦。

MFM 的關鍵要素之一是使資訊處理成為可能的心理程序,分為:

  • 感知程序(感知現實的注意力和心理建構)。
  • 解釋和反應選擇程序。
  • 鼓勵行動的計劃(其主要要素是動機)

感知程序的任務是收集有關刺激(給定事實或情況)的所有可能信息,以用其創造現實,即以連貫和邏輯的方式獲取、分組和排序獲得所需的信息盡可能真實地再現所感知的事物以及其面前的人的位置。這個程序的基本過程是注意,它選擇要感知的環境元素,以及比較,將它們與存儲在記憶中的信息聯繫起來以獲得它的表示(有必要識別和“理解”刺激) )。

反應解釋和選擇程序(SOM)一方面負責解釋刺激以賦予其意義並預測其可能的後果,另一方面負責選擇對此刺激的反應。其操作為:

a)“如果這被感知到,那就意味著這樣的事情,並且會帶來這些後果”

b) “既然如此,我就必須這樣做了”

第一部分涉及對刺激的感知和解釋,以便根據人的感知(有時可能與真實的客觀現實不符),程序產生對事件的解釋並賦予意義(本質上是中性的),它通過歸因可預見的負面後果、引起情緒障礙並導致生理警報系統活化及其症狀而被認定為有害(有害、威脅、危險等)。第二部分涉及對幹擾刺激的反應選擇,因為即使解釋及其後果被證明是正確的,所選的反應可能不合適,並且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導致沮喪或情況惡化。如果令人不安的事件定期重複,就會產生同樣重複的解釋和行為模式。

在這個程序中,最相關的過程是邏輯推理(將其理解為以連貫的方式處理訊息,即從一組前提中推斷出結論),它解釋刺激,產生意義並歸因結果並憑藉這些,選擇特定的反應,並推動行為階段,自願和有預謀地將其付諸實踐。然而,有些行為反應的認知階段非常有限。

行動衝動計畫使人為執行所選行動做好準備。它的使命是培養足以克服懶惰、軟弱、不情願等的性格和精神力量。這一階段的基本過程與態度、意志和動機有關。

心理程序最相關的方面之一是信念的心理現象,即毫無疑問地接受人對刺激的感知、解釋和評估與現實相符。同樣,該人的行為是正確的、合理的並且與環境相稱。

信念現像是大腦的新興屬性,當正在處理的資訊與儲存在記憶中的資訊(知識、情緒、經驗、目標和動機)的對應和親和程度達到一定的一致性閾值時,就會出現信念現象。

我們發現支持一種解釋/評價、反對相反的解釋/評價的論點越多,我們就越容易被說服。

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基於MFM的心理障礙分析著重於研究構成人體生物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基本上是處理資訊的子系統:神經、內分泌和免疫)之間的相互作用。那些與環境有關的因素,作為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心理平衡改變的決定因素。這種互動遵循每個人的心理程序中包含的指令,因此註意力的焦點是那些源於負責捕捉和處理資訊的心理程序之一的缺陷和功能異常。影響人類行為的基本軸:思想-情緒-行動,並產生:

  • 認知功能障礙:感知錯誤;不恰當、不合邏輯或不合理的推理;不適當的決定;強迫性的想法;記憶障礙;注意力不集中; 健忘;幹擾;侵入性的負面想法;ETC
  • 由人歸類為「有害」的情況所引起的情緒平衡紊亂,並產生痛苦的情緒狀態(悲傷、沮喪、無助、不安全、絕望等)或高漲和嚴厲的情緒狀態(恐懼、憤怒、怨恨、仇恨等) .).) 伴隨著不愉快和令人煩惱的身體症狀。
  • 非適應性行為:不適當的習慣;抽動和行為「儀式」;強迫症特徵;成癮;高風險股票;食物攝取過多;衝動和/或攻擊行為;濫用有毒物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