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和同理心的區別

自信和同理心的區別

毫無疑問,自信和同理心這兩個術語經常被混淆,因為它們是人們可以培養的社交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誰沒有遇到過知道如何安全地向他人提出請求而不陷入爭論的人?或者誰沒有見過一個通常因其傾聽和理解能力而受到許多人喜歡的人?

有很多人已經高度發展了這種社交技能,這無疑對他們有很大説明,以便他們在生活的幾乎任何領域取得成功。有必要指出的是,如果我們願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展這種技能,唯一需要的是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和與他人互動的習慣,以及大量的練習和毅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瞭解自信和同理心之間的區別,為此我們將定義這兩個概念,併為您提供一些建議來發展這些技能。

自信和同理心

我們將首先定義這些術語中的每一個,並提供一些示例來説明闡明兩者之間的區別。

什麼是自信

自信是一種社交技能,它使人能夠在正確的時間以最適當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品味、願望和興趣。她這樣做是基於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並且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或焦慮。自信的人是清晰、真誠和直接的,因為他真的表達了他想要的東西,但又不傷害他人的感情,其唯一目的是維護自己的個人權利。

自信的一個明顯例子是一個人不想做別人希望他們做的事情,並且毫不費力地告訴他們不,但是他們以正確和平的方式去做,不需要撒謊或爭論。另一個例子是,一個人被他的老闆或同事進行言語攻擊,這個人可以毫無問題地適當地識別和保護自己,沒有侮辱、大喊大叫或相反地被動行事,他會讓你知道他的分歧並維護他作為一個人的權利。

什麼是同理心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同理心也是一種社交技能,它可以讓您理解和識別他人的意見和感受,而無需認同或採用他們。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知道如何傾聽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瞭解他們的思維和感知方式。他這樣做時沒有評判,也沒有他的意見或偏好干預,這讓對方感到真正被理解和考慮。這就是為什麼善解人意的人更容易與他人“點擊”的原因,因為儘管在品味、信仰和/或偏好上不一致,但他們讓他們感到被認可和重視。

同理心的一個例子是心理學家的工作,心理學家顯然必須對他們的病人有同理心,因為他們必須傾聽他們的意見並真正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才能幫助他們找到最適合他們個人情況的解決方案,僅基於個人的信仰和原則,而不是強加自己的。心理學家必須尊重每個人的個人差異並根據這些差異採取行動,他永遠不能把自己的差異放在前面,因為這永遠不會產生理解,而是強加。

另一個例子是那些被告知引起我們很多關注的問題或情況的人,當我們與他們交談完時,我們會留下那種真正被傾聽和理解的感覺,就好像那個人真的知道我們的感受一樣,這使我們喜歡他們的陪伴。

在另一篇文章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缺乏同理心的人的一些特徵。

什麼是同理心
什麼是同理心

自信和同理心的區別

在詳細介紹了這些重要的社交技能中的每一項組成之後,讓我們大致瞭解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

  • 與同理心不同,自信更旨在讓人們知道我們自己的觀點,維護我們的權利,並在情況需要時保護自己。這意味著它更關注我們自己而不是他人。
  • 同理心主要關注他人,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感受,在那一刻拋開我們自己的,因為他們被傾聽而不加評判。
  • 自信並不一定是為了與他人建立更深的聯繫,因為它的主要目的不是那樣,而是照顧好自己。
  • 同理心可以通過嘗試理解他們並給予足夠的關注來與他人建立更深、更緊密的聯繫

所以一個有主見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有同理心的人,相反,一個有同理心的人不一定是有主見的人。顯然,一個同時具備這兩種技能的人肯定會更容易與他人互動,並且能夠在任何領域發揮作用。儘管兩者的目的不同,但將它們團結在一起的主要方面是它們都基於尊重並改善與他人的溝通。

培養同理心的技巧

正如本文開頭所提到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培養這種類型的社交技能,為此我們必須練習並始終如一地保持我們的新行為方式。這裡有一些提示,以便您可以與他人培養同理心。

  • 積極傾聽他人的意見,不要評判他們或將自己的意見或觀點強加於人。當有人告訴你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時,盡量多地關注,專注於理解他們有導致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找出他們的感受,他們腦海中的想法,等等。停止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放在第一位,努力 「進入他們的世界 」並理解它。
  • 轉述他所說的。 每次他對你說什麼,一旦他說完最後一句話,如果你還沒完全理解他的想法或感受,你自然可以重複他說的最後一句話,這會讓他覺得被聽到了,並會引導他繼續解釋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 讓他們知道您認為他們可能正在經歷的情緒。 在轉述了他所說的一小部分之後,你可以通過讓他知道你認為他可能感受到的情緒來補充它。例如:“你告訴我,你意識到你的媽媽一直在縱你,不再和你說話,我想她一定讓你感到非常孤獨,對吧?
  • 不要妨礙你的想法或評判他在告訴你什麼。 如果這個人通過告訴你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來向你敞開心扉,他們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因為他們感到舒適和被理解,如果你開始根據你自己的看待事物的方式給他們建議,他們就會不再有同樣的感覺,他們會感到被評判和貶低。因此,如果您要提供建議,請依靠他們只告訴您的內容以及他們的感受和感知。
培養同理心的技巧
培養同理心的技巧

培養自信的技巧

  • 剖析您的行為。 有必要分析和識別您以非自信的方式行事的特定時刻,以便修改它們,否則您將永遠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 他用第一人稱說話。 不要說事物以某種方式存在或不以某種方式存在,因為每個人看待它們的方式都不同。相反,在你的對話中使用 “我”,例如你可以說 “我認為那個…”、“我認為那個….. ”等。
  • 確定您的個人價值觀。 分析一下你的個人價值觀對你來說最重要。例如,其中一個可能是對你所愛的人的忠誠,另一個可能是工作中的陪伴,等等。
  • 按照您的個人價值觀行事。一旦你確定了你的個人價值觀,就始終如一地按照它們行事,並在你認為你把它們置於危險之中時捍衛它們。
  • 身體語言。 重要的是,你的肢體語言是一個自信和自信的人的語言。每當有人和你說話時,看著他們的眼睛,保持直立的姿勢,不要低頭等,這樣你就可以通過你的身體姿勢來體現出一個自信的人。
  • 確定您的權利並維護它們。 確定您的個人權利是什麼,請記住我們都有權利。一旦你確定了它們,就執行它們,並在有人想要侵犯這些權利時設定界限。例如,所有人都擁有的權利之一就是說“不”,所以你必須想辦法在不攻擊或撒謊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不要因為說你不會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而感到內疚,畢竟你有一切權利。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看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特定情況。

心理術

心理術網站於 2016 年作為心理學學生的學習材料集合開始,由兩名心理學學生創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工具和學術支援,擁有超過 5000 個訂閱者、1,000 多篇文章,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心理資訊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