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誘騙以及如何預防

什麼是誘騙以及如何預防

事實證明,新技術已成為我們社會的巨大進步,如今,那些在社交網絡上沒有社交資料的年輕人被置於現實的邊緣。在社交網絡上擁有個人資料可以在社交方面具有許多優勢,並已成為娛樂的主要來源。

然而,我們面臨著一個現實,那就是它的使用促進了更多未成年人性虐待案件的出現。我們曾經不得不擔心孩子們沒有獨自留在公園裡或不經常去某些地方,但現在小孩子可能會在家裡受到欺凌,這種現象被稱為“誘騙”。我們怎樣才能避免呢?要了解什麼是誘騙以及如何預防它,請繼續閱讀這篇文章。

什麼是誘騙?

有不同類型的誘騙。雖然最常見的表現是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但未成年人之間也可能發生誘騙,但通常年齡差異很大,最年長的是施虐者。

誘騙:意義

誘騙,也稱為戀童癖欺騙,是成年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網絡欺凌,目的是達到性目的。為此,成年人試圖與未成年人建立關係和情感控制,目的是為可能的性虐待奠定基礎,獲得孩子的信任。

因此,這種類型的網絡欺凌往往與戀童癖有關,因為當孩子拒絕接受成人對他的要求時,這些圖像就會被用來傳播它們。

如何防止誘騙?

如何避免誘騙?防止誘騙的主要工具是基於對其存在的了解,就像我們提醒未成年人過馬路時必須小心或他們不應該經常去城市的某些區域一樣,因為他們可能會被搶劫,未成年人必須認識到不當使用互聯網平台,尤其是社交網絡以避免誘騙可能涉及的危險。

孩子對這些做法缺乏了解將使他們成為他們面前更脆弱的受害者,因此必須向他們的父母展示一套指導方針來促進預防這種網絡欺凌。為了防止誘騙,有必要:

  • 安全。 必須學習如何安全地使用社交網絡,避免輸入有關未成年人的位置或他們日常生活習慣(例如課外活動、他們最常去的地方)的個人資訊,…
  • 隱私。 讓孩子了解隱私的重要性,並教導他們使用社交媒體工具來保護這種隱私。除了教育他們在社交網絡上接受朋友的決策能力外,避免接受陌生的人,以及避免接受陌生私人消息或遊戲的邀請。
  • 誘騙案例。向孩子們展示有關誘騙案件的不同新聞,以便他們了解這種情況和信息,並觀察這些事件每天都在發生並且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任何可能提供的信息似乎都不夠,但預防始於孩子對這些事件的認識和理解。然而,即使孩子學會了善用社交網絡,他或她最接近的環境,即他或她周圍的成年人,也必須陪伴他或她保護他或她,始終讓孩子自由地自己發現、學習和實驗,從而避免過度保護。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與您的兒子或女兒建立信任紐帶,因為您可以嘗試採取所有可能的預防措施,但這些措施永遠不夠。因此,您的孩子可能處於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面前,他必須感到安全和舒適才能告訴他發生了什麼。

誘騙的後果

這種行為對受害者和侵略者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就受害者而言,出現的後果可能是心理、身體和/或社會的,而針對騷擾者的後果往往具有法律性質。誘騙對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後果如下:

誘騙對受害者的後果

  • 心理後果:由於這些事件,孩子可能會患上童年抑鬱症、自尊心下降、不信任感、突然和意外的情緒波動、學業成績下降、孤立傾向、睡眠和飲食節奏的改變,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自殺念頭和企圖。
  • 身體後果:當成年人設法同意該行為時,未成年人可能會因性虐待而遭受傷口或傷害,以及最嚴重的創傷。
  • 社會後果:鑑於強烈的不信任感、溝通困難、攻擊者勒索家庭成員的出現,社會關係可能會下降,…

對侵略者進行誘騙的後果

對施暴者的法律後果會根據所犯罪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為如果是傳播色情圖像、暴露狂、性虐待、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傷害等情況,情況會有所不同,…

誘騙的例子

  1. 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性質的一個真實例子發生在兩名騷擾者在社交網絡上打開虛構的個人資料,欺騙受害者獲取色情內容圖像,騷擾了 560 人。
  2. 另一個例子是,一名跟蹤者通過 WhatsApp 提供 20 歐元的金錢獎勵以換取色情圖像,甚至給未成年人一部手機以保證繼續與未成年人聯繫。
  3. 一名男子被判處 16 年監禁,並處以 7920 歐元罰款,因為他在社交網絡上冒充未成年人創建了虛假個人資料,未成年人提供手機充值以換取向他發送色情內容的圖像或視頻。
  4. 在另一起案件中,一名男子冒充一名 14 歲女孩,與不同的未成年人交換照片,最終導致其中一名受害者自殺。
  5. 最後,另一個真實的案例是一名男子設法掌握了受害者的社交媒體帳戶,並與他們一起向他的聯繫人索要性圖像。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

心理術

心理術網站於 2016 年作為心理學學生的學習材料集合開始,由兩名心理學學生創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工具和學術支援,擁有超過 5000 個訂閱者、1,000 多篇文章,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心理資訊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