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具有正直和誠實潛力的人會真實而連貫地展示自己,並且他對自己的選擇有意識和責任感。當我們談論正直和誠實時,我們談論的是一種始終忠於自己的性格力量。那些正直誠實,堅持自己的原則,表達自己的情感,並重視自己思想和行動的人。
即使他們不受歡迎,他們也不會因為害怕不被喜歡或不被社會認可而阻礙自己;此外,他們也出於對對方的尊重而避免欺騙;他們以真誠和連貫的方式說話和行為。但這兩個術語有何不同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主題,以準確理解誠實和正直之間的區別。
什麼是誠實,它意味著什麼?
“誠實”一詞源自拉丁名詞 honestas,它曾經表示,並且仍然表明,一種忠誠的行為方式,受到共同價值觀的啟發,儘管並不總是被實踐,從而避免對他人採取應受譴責的行為。
誠實的人是什麼樣的
根據被認為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則,以忠誠、正直和真誠行事的人。另一方面,當提到無生命或抽象的事物時,誠實是符合榮譽和正直的道德原則;換句話說,誠實是道德上可批評的特徵。
誠實的人不僅肯定真理,而且真誠地與自己生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也與他人相處。然而,誠實並不是一種容易在人們身上找到的行為品質,即使它首先對自己有好處。
加州大學的研究表明,當面對一個公平的提議時,我們的大腦會引發與面對一盤我們最喜歡的食物時相同的反應,或者當我們看到一張漂亮的臉時,或者以同樣的方式與意外之財一樣。
什麼是正直以及如何定義正直的人
完整性一詞源自名詞 integritas,正如很容易猜到的那樣,它表示是完整的、完整的、而不是腐敗的。這是哲學人文主義的倫理要求,即一個人的理想和價值觀與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之間取得最大程度的一致性。
在心理學中,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使用“正直”一詞來描述他的社會心理模型的最後階段:成熟和成年晚期的階段被描述為“正直對抗絕望和厭惡”:
人類在其最高級的生命中進行的所謂進化任務是必要的,以與死亡的必然性聯繫起來;只有真實的生活,基於正直,符合我們的價值觀,讓我們回顧我們的傳記而不痛苦,才能“消除死亡的刺痛”,並努力追求真正的智慧。
正直的人是什麼樣的
誰在生活和行動時知道他的信仰、規範和價值觀在他的行為中得到了體現;個人誠信被描述為對自己的忠誠,但正直的人也尊重他人的誠信和尊嚴,並努力不侵犯他人。
然而,「誠信」一詞是複雜且多層次的:一方面,誠信是一個人負責的事情,另一方面,它也取決於他人的行為和這個人所處的社會條件。首先,當必須強調個人的個性和誠信是脆弱的資產,必須受到保護免受外部攻擊時,使用該術語。
除了這種用法之外,還有第二種含義:聲稱個體是「完整」的,意味著他們是「不朽的」,擁有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他們永遠錨定在這些價值觀上,並且無法勸阻他們。
誠實和正直有什麼區別
現在您知道什麼是誠實及其含義,以及什麼是正直以及如何定義正直的人;你會更容易理解誠實和正直之間的區別,注意以下幾點:
- 正直意味著一致的行為,無論誠實與否;誠實涉及對手頭的主題保持真誠(儘管不正確)。
- 誠實,顧名思義,意味著說真話和真實;正直是擁有基於誠實的強烈道德原則,並虔誠地遵循這些原則。
- 誠實是指真誠或誠實,而正直則具有更廣泛的含義,包括誠實和道德健全。
- 雖然一個正直的人可以誠實,但並不是所有誠實的人都能有誠實。
如果您喜歡這篇關於誠實與正直之間區別的文章,我們建議您閱讀我們關於真誠與誠實之間的區別的帖子。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