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一詞來自希臘語“en”,意思是“內部”,以及“pathos”,意思是“痛苦”或“感覺”。因此,它是認同他人情緒、理解他人在情感上所經歷的能力。
印度有句諺語是這樣的:在評判一個人之前,先穿他的鞋子走三個月。而這正是同理心的作用:它讓我們能夠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認同並理解他們的感受。在隱喻之外,同理心意味著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認識困難,理解他們的觀點,並找到正確的鑰匙來幫助他們克服錯誤時刻。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根據作者、他們的特徵和例子一起看到同理心的類型。
積極的同理心
正向同理心是指能夠充分參與他人的快樂,並意識到他們的幸福。有了適當的距離和差異,積極的同理心與同情非常相似。
- 例如,一個人與朋友的親和力通常也基於共同的經歷,但它並沒有預見情感分享,即同理心典型的“內在感覺”,這肯定意味著更多的承諾和可用性。
消極同理心
當我們無法同情他人的快樂時,我們就可以談論消極的同理心。
- 一個例子:失去親人。
在這些情況下,通常無法體驗到對另一個不參與哀悼的人的喜悅的同情。
情感同理心
根據戈爾曼的說法,情感同理心是同理心的一種類型,他還包括認知同理心和富有同情心的同理心。情感同理心被理解為一種情緒反應,這種反應源自於意識到共同的情感來自於對方的情感:感受對方的感受。多虧了同理心,你才能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緒,感知他們的情緒狀態和他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可以概括為“我和你有同樣的感覺”,能夠感知他人所經歷的情緒,理解主體感受到的情緒(圓圈中的情緒是什麼),對話者經歷的強度、情緒混合、情緒如何與對方所經歷的人、物體、事實、內部或外部情況相關聯。
行為同理心
這種類型的同理心是關於理解行為及其原因,理解行為的原因和相關行為的鏈條。那麼,行為,因為同理心也必須在行為方面對對方做出回應:它是溝通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關係同理心
這種類型的同理心可以被認為是同理心行為成分的一個特定領域:它是他人體驗和感知的同理心,通過它來理解主體關係及其情感價值的地圖,了解主體自願或義務與誰有關係,他們必須與誰建立關係才能決定, 工作或生活,你同意誰,不同意誰,誰影響你的職業或個人生活……
認知同理心
根據戈爾曼的說法,認知同理心是同理心的一種類型。認知同理心被理解為識別和理解他人感受的智力能力。了解在給定時刻活躍的認知原型,受試者擁有和加入的信念、價值觀、意識形態、心理結構。事實上,你直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並理解他們的觀點,即使這不一定涉及情感交流。因此,認知同理心的一個例子是“我理解你正在經歷的事情”。
親子關係中的同理心
一個促進他們身體和情感發展的環境,為建立應對生活所需的紐帶提供安全的基礎,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事實上,在同理心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意味著與孩子建立關係,嘗試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觀察他們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同理心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天生,根據霍夫曼的理論,父母應該從孩子的自發性中學習成為有同理心的人,首先通過敏感而不是懲罰來教育和照顧他。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學習和展現同理心應該是互惠的。
學校的同理心
並非所有教師都能對學生表現出同理心,同時,兒童和上學的孩子之間存在一些關係困難,這一系列方面甚至有導致欺凌的風險。為了改善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係,也許我們也應該效仿丹麥的例子,將同理心作為學校科目: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他們的情緒。教育體系本身和教學方法將找到非常不同的基礎。
在下面的文章中,您將找到 活動和遊戲 可以培養兒童的同理心。
夫妻倆的同理心
處於一段關係中意味著在愛情關係中攜帶我們是什麼、我們的個人歷史以及所有積極或消極的經歷。我們的關係越是基於同理心,就越有可能歡迎和接受積極傾聽伴侶的意見。夫妻要有同理心,也需要接受差異,因為很容易同意那些有相同觀點或有相同情緒的人。很難與多樣性聯繫起來,也很難接受情感世界或他人的意見與我們自己的觀點具有相同的價值。接受對方、接受他們的特徵和個性,無疑是愛情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同理心當然可以幫助我們。
因此,同理心是夫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增加了親密程度和相互親密感,不僅是關係的成長機會,也是關係中人成長的機會:感到受歡迎、被尊重和不被評判是每個人心理健康的必要時刻。在本文中,您將找到有關這對夫婦同理心的更多信息。
工作中的同理心
在任何工作環境中,培養同理心傾聽都至關重要,即基於創建堅實團隊的願望而有意識的傾聽,這樣才能在個人福祉和生產力之間建立結合。當缺乏同理心時,就很難很好地工作:那些未能與同事建立牢固關係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是團隊的一部分。這種態度不僅對員工沒有好處,因為員工感到越來越失去動力,而且對公司也有好處,這應該增加員工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動物的同理心
這不僅僅是本能:動物會體驗情緒,它們知道自己是誰,並且非常清楚如何與他人相處。這是一組義大利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的結果[1],發表在著名的期刊《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證實了這一點,這也證明了我們和我們的動物朋友之間存在同理心的紐帶。特別是,這將是一個單向循環,因為是人以同理心影響動物,傳遞價值觀和思想,而無法真實地感知他的感受,而不是相反。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