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倫理必然意味著解決道德問題,此外,這些術語在普通語言中通常意味著同一件事。在日常語言中,“道德”和“倫理”這兩個術語沒有區別,不加區別地使用兩者來指代人類的規範、行為和行為。然而,從技術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兩個術語的含義並不相同,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將一起看看倫理和道德之間的區別,並指出了倫理和道德之間的區別根據薩瓦特的說法。
什麼是道德
倫理學(來自希臘精神,意思是習俗、存在方式和思維方式)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語言中出現,表明了哲學中研究人類行為的部分,即評估行為和選擇的標準。
- 當哲學的這一部分僅限於描述道德行為和指導道德行為的標準時,我們就談到了描述性倫理學。
- 然而,當指示行動者必須遵守哪些標準和價值觀時,我們談論的是規範倫理。
因此,倫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行為並問自己他所做的事情是否與他應該做的事情相對應的科學,而形容詞“倫理”則定義、限定它,某種行為方式。倫理學是一門必須向我們指出要追求的善的科學。但什麼是善呢?根據亞里士多德的經典定義,“善是一切慾望的對象”,從中我們可以推斷出以下形而上學的倫理學假設:
- 只有善,惡無非是沒有善。
- 除了絕對善之外,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商品都有好有壞。
- 人總是尋求善。
- 當選擇邪惡時,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它被認為是一種善。
- 只有當我們面對相對的商品時,才有可能做出選擇。
什麼是道德?
道德一詞在詞源上源自拉丁語 mos-moris,意思是習俗,因此表示生活行為、行為規範、原則、價值觀,特指人類的日常行為和個人對自己生活的選擇。
道德本質上是由關於善惡的原則或規範組成的,這些原則或規範使得定義或判斷人類行為成為可能,這些行為是適用於所有人並決定其行為的普遍法則。例如,這些是對人類本身應有的尊重、平等對待個人的義務、對無緣無故造成的痛苦的徹底譴責。道德脅迫發生在違反規則導致良心不安、不贊成或負面道德判斷,而不是有組織機構施加的公開制裁。
指導我們行為的道德規則的具體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所經歷的一系列歷史經驗的遺產,一種與世界的道德關係,這種關係來自眾多道德傳統的重疊,這些傳統仍然影響著我們重視現實和行動的方式。
6 个倫理與道德的區別
道德和倫理有什麼區別?這兩個術語經常互換使用,但它們的含義不同:道德通常用於表示一般方面,而道德則用於表示更個人的方面。下面我們將通過示例來了解倫理和道德之間的差異。
- 倫理是反思,道德是行為。道德可以定義為通常被接受為有效的一組行為和規範;但倫理學是對為什麼這些行為和規範與不同人所擁有的其他道德或道德相比被認為是有效的反思。
- 倫理提出問題,道德回答。道德與倫理學不同,它規定了每個人在特定時刻必須採取的行動,這樣他就可以說出什麼是做得好或做得不好,什麼是好是壞,什麼是對的和公正的。這就是為什麼,在道德提供答案的地方,倫理學提出了問題:倫理學試圖構建一種解釋道德規範原因的話語。
- 倫理是最客觀的部分,道德是最主觀的。可以和黑格爾一樣說,道德被理解為行為的主觀方面,什麼是內在傾向,什麼是主體的意圖,而倫理則表明了行為最客觀的方面,即歷史上真正實現的一套價值觀。
- 這兩個概念之間更明確的區別(Russ,1997)是將倫理學定義為比道德倫理更具理論性,並且更傾向於對原則的反思。倫理學不像道德,是一種文化的一套規則,但它超越了道德:它是一種“元道德”,作為一種關於善惡、價值觀和道德判斷的理性理論。
- 倫理更加普遍。儘管從詞源上講,“倫理”一詞指的是道德的相同含義,但它通常與普遍的、超道德的願景聯繫在一起,這與“道德”一詞通常具有純粹的宗教內涵或指特定的文化財產不同。因此,道德一詞經常被用來表示一種進步的、新的和開放的道德,能夠概括和對話。(De Leo、Pierlorenzi、Scribano,2000 年)。
- 道德更加個人化。在他的《兒童倫理》(2007 年)一書中,薩瓦特將道德定義為我、你和我們周圍的一些人認為有效的一套行為和規範;另一方面,倫理是對我們為什麼認為它們有效的反思,以及與不同人的其他道德的比較。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