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騷擾是一系列以行為、言語、文字或手勢形式侵犯和損害受害人的身份和/或身體和心理尊嚴的虐待行為。這是一個有時難以發現的問題,並且可能會逐漸造成損害,因為為了談論心理騷擾,這些行為必須持續發生,而不是孤立地發生。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解釋什麼是心理欺凌,同時處理概念、類型、原因和後果。
什麼是心理騷擾?
在實踐中,心理騷擾、道德騷擾和圍攻這兩個術語是可以互換的。然而,它們之間存在細微差別,使它們區分開來。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定義心理騷擾到底是什麼。
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何塞·路易斯·岡薩雷斯·德·里維拉 (José Luis González de Rivera) 表示,心理騷擾被理解為持續且有意地維持以某些行為形式出現的心理虐待模式。比如:
- 威脅、嘲笑、跟蹤、批評、迫害一個人……
- 在她身上引起負面情緒,如恐懼、困惑、不安全感……
- 幹擾他們的心理動態,使他們的任務難以執行,讓他們承受著這個人無法滿足的要求和期望……
8 心理騷擾的類型
心理騷擾的類型如下:
霸凌
霸凌包括在學校環境中進行的任何類型的心理、身體或言語虐待或攻擊,但不一定是在課堂內進行的。霸凌者多次恐嚇他在學校環境中認識的受害者,無論是單獨還是集體。您可以在此處找到有關欺凌的更多信息。
性騷擾
具有性性質的恐嚇或脅迫行為,無論是身體上的、非語言的,還是我們所看到的具體情況下的心理行為。這裡包含的所有不同行為都可能以不同程度發生,從輕微和煩人到危險。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將討論 什麼是性暴力以及如何預防性暴力。
工作場所騷擾或圍攻
這種形式的騷擾的特點是發生在工作環境中。它通常是在心理上更大程度上發生的,通過嘲笑、威脅、散佈謠言……這些行為有可能以暴力告終,但並不總是發生。通常的特徵是工作環境成為強大的壓力來源。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工作場所騷擾的預防和干預。
網路霸凌
虛擬騷擾。霸凌者使用數位手段實施犯罪或讓受害者感到不舒服。霸凌者的主要動機是給受害者帶來心理和情緒上的不適。
網路霸凌
最常見的網路霸凌類型,已經提到過。它發生在學校環境中,也屬於霸凌,因為它通常是延續霸凌(透過虛擬世界)的另一種方式。在這裡您可以找到有關網路霸凌的更多資訊。
身體騷擾或跟蹤
它包括侵入性和反覆地追求受害者,以違背受害者的意願建立聯繫。這是一種非常令人不舒服的騷擾類型。
房地產騷擾
房屋或財產的業主為使租戶決定違背其意願離開建築物或取消租賃合同而採取的行為。行為的特徵是在物質和社會上產生敵對環境,範圍從切斷煤氣、電力或水到損壞房屋或拒絕維修。
家庭霸凌
欺凌行為和發生在同一家庭環境中的行為。
心理騷擾的原因
心理騷擾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欺凌者對受害者的嫉妒和嫉妒感,以及由於某些獨特的特徵(無論是種族、社會階層)而對他人的看法……還有一些環境因素會產生衝突,並可能成為未來騷擾的產生者。
在圍攻的具體情況下,這是心理騷擾中非常常見的類型,原因也是受害者不允許自己縱,並儘量不屈服於騷擾。當一個人不服從組織的現狀時,往往會導致進一步的心理騷擾。霸凌者的權力展示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尤其是在工作場所。
心理騷擾的後果
這種霸凌行為的心理後果可能是毀滅性的。這種霸凌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自卑,因為它不僅可能是後果,而且是該人不為自己挺身而出的原因之一。我們發現心理騷擾最常見的問題包括:焦慮、壓力、孤立、情緒波動、易怒、成癮、失眠、抑鬱……此外,受害者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他們正在遭受此類騷擾。
在某些情況下,通常會出現以下後果:
- 創傷後應激障礙。重複太長時間的壓力行為,使受害者感到警覺和壓力,不僅是心理上的,而且是身體上的。
- 適應障礙。在應對壓力情況以及社交和工作功能的嚴重損害時表現出比預期更大的不適。
- 廣泛性焦慮症。在至少六個月的時間裡對各種活動過度擔心和焦慮,導致個人始終處於不安全狀態。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廣泛性焦慮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 情緒障礙。抑鬱的感覺和狀態、失眠、無價值感或內疚感、注意力下降……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特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