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虐待:它是什麼、類型、後果和跡象

情感虐待:它是什麼、類型、後果和跡象

情感虐待包括羞辱、侮辱、不贊成的姿態、孤立和許多其他在心理上影響受虐者的態度。這是一種暴力和攻擊形式,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覆經歷,可能會變得非常嚴重,對受害者的自尊和身份造成嚴重破壞。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更準確地了解它是什麼,情感虐待的類型、後果和跡象是什麼。

什麼是情感虐待?

首先,我們將看看情感虐待的定義。情感或心理虐待是一種通常被描述為看不見的暴力,因為乍一看沒有可以察覺到的身體後果,但遭受虐待的受害者痛苦的主要來源是他們的情緒穩定性、自尊和自我概念。它被定義為反复影響受害人情緒環境的任何類型的主動或被動行為。經常使用責備或貶低,以及不斷的羞辱或恐嚇,使受害者受苦。

這是一種更難檢測和評估的虐待類型。很多時候它只與夫妻有關,然而,情感虐待可能出現在許多其他領域:家庭、工作、學校,當然還有人際關係。

情感虐待的類型和例子

情感虐待可能在各個領域遭受,從而產生以下分類:

  • 經濟或經濟虐待:指施虐者想要完全控制受害者的經濟資源。他向她索要開銷的理由,不讓她工作,監視她的銀行動向,切斷她的手機,用錢威脅她等等……
  • 結構性虐待:施虐者利用結構性不平等,據他說,這使他變得優越。他使用諸如“這是因為我這麼說,僅此而已”、“我負責這裡”……他在不諮詢他的情況下做事,使用命令,強迫他發生性關係,強迫他去某個地方,並在受害者不注意時用憤怒或冷漠來懲罰他。
  • 精神虐待:指嘲笑對方的想法或信仰,迫使他們接受自己的思想或信仰。他不允許他參加與他的理想相關的活動,也不允許他只是談論它們,並不斷地因為這個事實而羞辱他。
  • 社會虐待:受害者被孤立,他們的社交接觸減少,幾乎不存在。聆聽對話、閱讀電子郵件或手機訊息就是其中的一些例子。這是一種虐待行為,旨在讓受害者變得孤獨,得不到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也無法結識新朋友。

檢測情緒虐待的體徵和症狀

夫妻或家庭中的情感虐待很難被發現,因為我們經常會將通常的內部對話和關係領域中最常見的懷疑與真正嚴重的情況混淆,這些情況開始顯示出此類痛苦的破壞。諸如“我是否非常認真地對待它?“也許如果我回答不同的話……”「是我惹惱的嗎?」當它們重複並導致一些情緒疲憊時,它們可能是一個關鍵指標,特別是當這些想法可以使受害者為遭受身體攻擊或某些侮辱、羞辱和恐嚇辯護時。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總結一系列施虐者的行為指標和受害者的症狀,這些指標有助於檢測情感虐待:

  • 情感勒索:在這些情況下,施虐者廣泛使用的心理操縱。在本文中,我們將解釋如何在面對情感勒索時採取行動。
  • 最小化:不承認受害者的成就,不讚揚他們的品質,並且以一種微妙的方式進行。
  • 控制:此類濫用中最容易檢測到的警報之一。
  • 隱形/屈服:受害者的意見將逐漸退居二線。
  • 隔離:外出限制越來越頻繁。
  • 否認現實/扭曲:施虐者會讓受害者相信他們認為自己看到或讓他們感覺不好的東西實際上是真實的。
  • 責備:一旦遇到任何挫折,施虐者會責怪受害者。
  • 身份喪失:受害者越來越多地傾向於適應對方,以免激怒他們,最終會失去部分個人身份。
  • 侮辱:虐待中最明顯的不尊重之一。
  • 威脅:遺棄、自殘和各種其他類型。
  • 限制:如果有共同帳戶,則控制和限制財務費用。
  • 真的很不想要的性行為。
  • 懲罰:施虐者用來鼓勵相互依賴。
  • 依賴:通常存在一種非常有害的相互依賴關係。
  • 懷疑/不安全感:受害者的一切都會變得不穩定,他們的自尊心也會下降。

情感虐待的後果

在情感虐待的有害影響中,我們發現:

  • 身體後果:與慢性壓力相關的疾病,如睡眠障礙、高血壓、頭痛、消化系統疾病、肌肉疼痛…還有神經紊亂,如廣泛性焦慮。
  • 心理後果:最常見的後果之一是自卑和內疚感,這可能導致壓力和焦慮增加。藥物濫用也可能是為了逃避讓他們受苦的現實而發生的。
  • 社會後果:虐待的主要影響是孤立。受害者最終幾乎是孤獨的,責備自己,並認為她最親近的圈子無法理解她。他們在工作和學業上的表現也會降低。

面對情感虐待該如何行動

如何避免情緒虐待?在所有暴力案件中,最重要的行動是預防。通過尊重、多樣性和平等的信息和教育。除了教授情緒管理和自信的溝通工具。在本文中,我們將解釋如何預防基於性別的暴力。

面對虐待,您應該尋求專門的援助服務。例如,撥打 016,這是性別暴力女性受害者和所有公民都可以訪問的免費電話號碼,以了解如何提供幫助。您也可以與您所愛的人交談並與他們保持親密關係,遠離施虐者並尋求心理幫助。

本文僅供參考,我們無權做出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法。我們邀請您去找心理學家來治療您的具體情況。

心理術

心理術網站於 2016 年作為心理學學生的學習材料集合開始,由兩名心理學學生創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工具和學術支援,擁有超過 5000 個訂閱者、1,000 多篇文章,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心理資訊來源之一。